抚养费不给第一步先做什么?一方不给抚养费,先收集亲子关系、对方应支付抚养费的法律文书、自身抚养支出及对方收入等证据,接着尝试与对方沟通协商,对方愿支付就签书面协议;若协商无果,向法院起诉,提交起诉状和证据,由法院审理判决。具体详细内容和小编一起来看看。
一、抚养费不给第一步先做什么
若一方不给抚养费,第一步应收集相关证据。这些证据包括能证明亲子关系的材料,如出生证明、亲子鉴定报告等;证明对方应支付抚养费的法律文书,比如离婚协议、法院判决书等;还有能体现自身抚养孩子实际支出以及对方收入情况的证据,像孩子的学费、医疗费票据,对方工资流水等。
收集好证据后,尝试与对方沟通协商。通过面谈、书面函件等方式,明确告知对方其应承担的抚养义务以及不支付抚养费的后果,要求对方及时支付。若沟通后对方愿意支付,可签订书面协议,明确支付金额、方式和时间等。
若沟通协商无果,可向法院提起诉讼。撰写起诉状,详细说明案件事实、诉求及理由,提交至有管辖权的法院,并将整理好的证据一并递交。法院受理后会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和判决,以维护孩子合法权益。
二、无监护权可以免抚养费吗现在还有吗
无监护权并不可以免除支付抚养费的义务。
监护权与抚养费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。监护权主要涉及对子女生活、教育等方面的照顾和管理职责的归属。而抚养费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应尽的抚养义务的经济体现,目的是保障子女的健康成长、生活和学习等。
即使一方没有直接获得子女的监护权,其与子女的血缘关系和抚养责任依然存在。支付抚养费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产生的法定义务,并不会因监护权的归属而消除。
法律规定,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,应当负担子女的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。具体的数额和支付方式,可以由父母双方协商确定;协商不成的,可通过诉讼由法院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等因素依法判决。所以,不存在无监护权就可免付抚养费的情况。
三、被撤销监护权的人还要出抚养费吗
被撤销监护权的人仍需支付抚养费。
监护权与抚养费支付义务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。监护权的撤销,通常是因为监护人存在严重侵害被监护人权益等法定情形,如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、怠于履行监护职责等。
而抚养费是基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所产生的法定义务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、教育和保护的义务,即使监护权被撤销,这种基于亲子关系的抚养义务并不因此消除。
法律明确规定,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。这是为了充分保障未成年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的基本生活、教育等需求,确保其健康成长。所以,即便监护权被撤销,相关人员仍有责任按时足额支付抚养费,以履行其应尽的抚养义务。